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教工之家 >> 正文
师道传承 立德树人——商学院举行2016年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暨庆祝教师节座谈会

江南金秋白露到,商院教师聚一堂。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商学院2016年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暨庆祝教师节座谈会”于9月7日下午在学院304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师道传承、立德树人”为主题,由院党委、分工会与青年博士教师党支部联合举办,院领导、系主任、2016年退休教师、2016年新入职教师及其导师、近三年新进青年博士、优秀教师代表、青年博士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等近50人参加活动。会议由院分工会主席詹正华主持。

首先举行2016年退休教师荣休仪式,院长滕乐法、院党委书记李佳敏为今年退休的李武武、章家清、祝昌明三位教师颁授“光荣退休荣誉杯”,学生代表献上鲜花感念师恩。

随后举行2016年新入职教师与指导教师“青蓝结对”签约仪式。今年新入职的邓婕、任华亮、李晶、单鹏、邢新朋5位青年博士教师分别与指导教师王育红、朱晋伟、曹文彬、冉文江、于海云签订结对协议,双方将在师德育人、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指导帮扶。学院将通过“以老带新、青蓝结对”的导师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积极作用,帮助新进青年博士更好地适应角色转变,熟悉教学、科研业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座谈会上,三位退休教师深情感怀着自己的从教生涯。李武武老师动情回顾了自己四十多年来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政府公务员、大学教授等的工作经历,表达了“对得起教师职业、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周边的人”的人生感悟,抒发了“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创新+激情+勤奋,方可不断超越自我”的工作体会,一句句朴实而真切的话语感动着在座教师。他勉励青年教师要学会合作共事,多学习、多发现同事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为高等教育事业、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章家清老师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以赤诚的“感恩之心”投身教育,以无私的“爱生之心”教书育人,深受师生爱戴和赞誉。他以自己在国内外的真实感受,鼓励青年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做出时代的选择。祝昌明老师是原江南学院经济管理系85年建系时的老教师之一,他从技师入行教育,以严谨求真的个性,敢于向教学难题挑战的钻劲,先后开创了《家用电器商品学》《英语翻译及软件应用》《物流仿真》等课程,扎实的理论、精湛的技能、真诚的教学,深受同学们喜爱。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坚守和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座谈中,新入职青年教师单鹏博士代表新教师发言,表达了对老教师的感谢与祝福,并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事例,体会到教书育人事业的崇高,对青年学子成人成才的责任重大。优秀教师代表、2015年度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获奖者谢玉梅教授以诗咏志,分享了她在求学、教学、科研中的心得体会,并勉励青年教师融通理论、精进师能、学会坚持、永葆激情、成就自我。青年骨干教师代表、2016年度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王雷博士与大家分享了教学、科研、育人的所思所想,感谢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成长所起的传帮带作用,并希望青年博士们认真上好入职后的第一门课,不断提升教研水平,站好三尺讲台;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平衡处理好科研、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关系,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随后的交流环节中,詹正华主席代表分工会对三位退休教师致以诚挚感谢,对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同事共事的日常点滴之中所表现出的师德品行表示钦佩。与会青年教师踊跃发言,表达了对职业选择的坚定性和对肩负责任的紧迫感,并表示愿意传承老教师们爱岗奉献、执着严谨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升自我。

最后,院党委书记李佳敏做总结讲话。她首先代表学院党政向退休教师和全院教师及其家属送上教师节的诚挚祝福和衷心感谢。她指出,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曾提出,“教育是为一个未知的社会培养新人”,立德树人,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师的责任。她以“不忘初心,独具匠心”寄语商院教师,希望老师们“不忘初心”,叩问教育的本真、守护教育的梦想、牢记教育的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要求,努力做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希望老师们“独具匠心”,秉承认真、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热爱和敬畏教育事业,倾心执教、潜心育人、精心科研、热心服务,在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的教师生涯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恩于心,感怀于行。初心不忘,匠心筑梦。商学院通过举办退休教师荣休仪式、新老教师“青蓝结对”、优秀教师代表与青年博士座谈等形式庆祝第32个教师节,共同感念师恩、感怀教育,在师道传承中坚守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非常有意义。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青蓝结对签约

三位退休教师与院领导合影

李佳敏书记发言

李武武教授发言

章家清老师发言

祝昌明老师发言

http://gonghui.jiangnan.edu.cn/info/1011/1462.htm